发布时间:2023-07-03 16:18 阅读数:327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历程,在举国同贺中国共产党80华诞之际,我们怎能忘记曾经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战斗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又怎能忘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为党增添光辉的动人事迹....
由旗民政局有关领导推荐,6月21日下午,我们采访了原旗民政局干部李保春(现已退休)。在旗民政局家属区中,李老的住房是唯一用蓝色砖盖的,保持着那个时期的风格。听到开门声,从家里走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白色T恤衫,笔直的灰色西裤,虽然满头白发,但脸上容光焕发,他就是李老,我们将来意告诉李老,李老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一进两开 ,西房是客厅,屋里朴素典雅,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高档的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地上放的那排盆花,叶子翠绿,光彩熠熠.坐定后,李老太太给我们彻了茶,李老便给我们讲起了他的革命史。
李老出生于1936年,原籍江苏省随宁县凌城区龙北乡李庄,那可是革命老区。李老的二哥是民兵队长,三叔是农会主席,可以说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李老13岁参加了儿童团,当上了儿童团长,革命的种子从此播进他的心田。“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这些曾使我们在电影里看过后兴奋不已的革命活动,李老都亲自搞过。他回忆起儿时参加革命的情景,饶有兴味。有一次,他带领儿童团在敌占与解放区的要道放哨,有一个从敌占区过来的挑着担子的剔头郎,一头挑着热水,头挑着其它剔头用具,看上去行动异常,他发现此人可疑,便带给村长,经查核,原来此人是地下共产党人,是自己人。
1949年2月,李保春由儿童团长自然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并担任团支部书记。他说“那时我担任团支部书记,确确实实以一个革命青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普天之下的人民在欢呼,欢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1950年底,抗美援朝开始,为响应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村里动员年轻人自愿报名,但村里人听说打仗,都不敢报名。李保春作为一名团支部书记,党和人民需要他到哪里他就应该到哪里,他一马当先,带头报了名。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人也跟着报了名,紧接着体检,他身高不够,村支书替他说了话,“这是团支书,今年不够,明年不就够了?”他被入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多么值得自豪的名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河北进行半年的集训后,编入了原傅作义的部队。1951年8月,他所在的部队也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他给营教导员李建当了警卫员。由于他所在部队组成比较特殊,赴朝后,修了三个军用机场,便于1952年元月又回到华北。当年李保春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54年6月,学习期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海军航空第三师当了飞行员。
1954年10月,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他的舅舅曾当过国民党军连长,在审批上受到了影响。政治教员多次找他谈话,“你本人积极上进、靠近党组织,我们清楚,但社会关系是组织审批入党申请人的重要方面,所以对你的考验,时间要长一些。”李保春毫不灰心,而是满怀信心地告诉政教员,请组织上继续考验他。由于李保春学习上认真钻研,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他被评为一级优秀学员。1957年元月,他终于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了,“服从党章,遵守党纪....”他把这一切默默地记在心里。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正处于建设时期,李保春根据党的需要,先后在包钢、达旗气象站、树林召乡武装部工作。不管走到哪里,他干一行爱一行,从来都走在别人的前面。
1961年元月,他又被调到伊盟兵役局教导队学习,这样频繁地调动工作,他从无怨言,他总认为:只要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一切听从党的召唤。
去兵役局不久,5岁的女儿患慢性脑膜炎,住进了253医院,他爱人日夜陪着孩子,而他是东胜、呼市来回跑。领导看他这样太劳累,让他住在呼市为孩子看病。他住了两天,兵役局派人给他送来100元生活补助,并告诉他,学员马上要进行结业考试,考虑到他情况特殊,教导队决定李保春免试。他看着这100元钱,激动得一时不知说啥好,这是组织上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他觉得自己身为共产党员,应该和其他学员一样,参加统一考试,不能搞特殊,他又急忙返回教导队。晚上,别的同志都睡了,为了不影响别人,他在路灯下看了3个多小时书,第二天参加了结业考试。结果,全教导队70多个学员中,只有他考了满分。可他的女儿的病,终没能治愈,最后离开了人世。
1962年5月,李保春被分配到杭锦旗武装部当参谋,他二话没说,只以好好工作报答党。那里一无亲戚,二无朋友,他只是埋头工作,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不久,“四清运动”开始,他和其他四位同志从武装部调到“四清"工作团下农村搞工作。下乡工作中,那四位同志都因生活问题被开除出工作团,唯李保春能严以律己,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圆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下乡期间,13年未见的妹妹来看他,他没有请假回家,他的父亲来看他,他没有请假;他爱人生小孩患了产后风,他没有回....直到“四清”工作结束,他才回了家。
1970年8月,李保春又被调回医药公司搞业务。当年冬天,被派到蓿亥图公社元宝湾大队搞工作。虽然那里各种条件差,但他以一个共产党员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元宝湾人民的尊敬和钦佩,同时也使地方上的无赖受到了惩罚。元宝湾住着孙国留、孙宽兄弟俩,都是光棍。他俩好逸恶劳,生活没有着落,不是偷就是骗,要么就行乞。当地人谁也不敢惹,谁要惹,他俩就提上菜刀上门找麻烦。就在李保春去元宝湾搞工作期间,孙氏兄弟俩将萝卜煮熟切成细条晾干后,当人参给当地老百姓卖。事情败露后,李保春将其作为典型在全大队群众大会上进行批判,震慑了其他不法分子,社会治安得到了好转。
1971年,李保春又被调到人民银行达旗支行政工科,着手整顿营业所内部分职工思想落后、纪律涣散的现状。过去,营业所内部有个规定,谁在所里借的钱多,谁可以在年终得到生活补贴。由于这条规定缺乏科学性,一些本来不需要借款的人,为了得到生活补贴,也向单位伸手借款,致使管理工作混乱。另外,由于当时商品紧缺,青年人结婚买个自行车、手表也需按计划分配。这样营业所内有的支部委员能得到两件,而一般职工连一件也弄不到,家属之间发生矛盾,影响到单位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李保春想到,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要为人民谋利益,不能为自己谋私利。他规定:凡在单位有借款的职工,不能享受“三大件”分配指标。当时行里有个业务股长,去上海出差时多带了一部分款,回来后,剩余款额本该交回财务室,但他没有交,只给写了个借条。听到单位出台制度后,他不好开口向单位要“三大件”指标,就打发老婆去找李保春胡搅蛮缠,李保春没有答应,对她说:“明天早上你来,咱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把你要缝纫机的理由讲给大家,如果大家认为你要得有理,我亲自给你送去。"结果第二天,她连面都没敢露。
1994年,李保春从旗民政局退休。远在美国的女儿、女婿要他二老去美国,李保春领着老伴儿去美国和女儿、女婿住了一年半。孩子让他们长期住下,李老说:“故土难离啊!尤其人到老年,无时不在想着故土。”后来又回到达旗安度晚年。
他,已年近八旬。
他,已有53年党龄。
他信守,共产党员永远应当人民的火车头。
张二许,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场上,他机智灵活,英勇善战,曾立过一等功两次,记大功一次、小功两次。在神山战役中,他缴获了国民党连长的一支手枪,他早就想拥有一支手枪,便悄悄藏起来,清理战场后,部队要求一切缴获要归公。他忐忑不安,如果自己私藏枪支,违反了军纪,也违反了党纪,最后,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使他主动将手抢交公。
参军期间,张二许只回过一次家,他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因要饭被狗咬后中毒身亡,部队领导让他回去为父亲料理后事,他说:“人死而不能复生,我要在战场上多消灭反动派,以此来报答父亲对我的深恩。”
1956年,张二许转业后到旗法院工作了两年,后又到解放滩乡卫生院任院长10年,还到解放滩综合厂干了14年。他在综合厂做过饭当过出纳。综合厂有个翻砂车间,制造粉碎机,刚起初他是学徒,由于他勤学、好动脑筋, 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最后成了师傅, 而且还当了车间主任。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学,一天不行两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半途而废不是共产党员所为。”
张二许42岁那年,有关部门要求他爱人做绝育手术。他考虑到当时爱人身体不好,手术又必须做,想一想,自己身为共产党负,不能考虑个人得失,便主动要求给自己做了结扎手术。
老张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老人给我拿出了他一直保存的军功章和大大小小的四十多张奖状,从这些荣誉中,我真正领悟到这位英雄,这位老革命、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老人又向我讲述了他的不幸。有一年,他失去了4位亲人,母亲病逝,爱人患心肌炎离开人世,两个儿媳也先后患疾西去。共产党的大熔炉炼就了老人坚毅的性格,如此大的打击没有使他倒下,他果断选择了光荣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刚来光荣院时,一位姓刘的老人瘫痪在床,他义无反顾地担起伺候老刘的担子,端采倒尿悉心照顾,直到老人谢世。后来,张二许当了光荣院的伙食管理员,老人们吃得既放心又舒心。老张做事光明磊落,买肉买菜,从来一个人不去,每次都得领两个人,否则怕自己将来说不清。
乡下的儿子让他回去,他也感意,可光荣院的领导和那群老人谁也不让他走,他一想,既然他们需要我,我就得留下,共产党员就要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张二许年岁巳高,但他的高尚的情操不老,他永远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