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7 11:35 阅读数:13
一 、乌审召牧区大寨典型的形成及牧区大寨精神
乌审召牧区大寨,是指原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人民公社。牧区大寨乌审召,以1965年12月2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和同日发表的《人民日报》社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为标志。1965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委,树乌审召为牧区建设的一面旗帜——“牧区大寨乌审召”。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大队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被树为“旗手”。1960年,宝日勒岱22岁,任布日都大队副队长兼团支部书记,这一年,她被评为旗、盟、区、全国三八红旗手,出席“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6年2月3日,《内蒙古日报》发表专题人物通讯《宝日勒岱》。1966年2月14日,《内蒙古日报》发表超长篇通讯《乌审召人——新“愚公”》,当时是集体采访,由郭小川执笔,为乌审召人谱写的群英谱。1966年2月20日,宝日勒岱受到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同年4月,宝日勒岱当选为乌审召公社党委副书记。同年6月,陈毅副总理陪同中非马里贵宾考察乌审召,宝日勒岱负责接待并介绍情况,陈毅副总理题词“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乌审召牧区大寨精神的形成,可以追溯1958年的“铲除醉马草。”上世纪50年代,乌审召大旱,风沙肆虐,牧草不长,醉马草丛生,牲畜大批死亡,牧民流离失所。以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大队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人民,以艰苦卓绝的勇气和毅力,在毛乌素沙海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经过铲除醉马草,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等措施,逐步改变牧区落后的面貌,为牧区建设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据统计,当时就有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有近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为了时代的典型。1965年,乌审召被党中央命名为“牧区大寨”,当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的社论和《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的文章,自此,乌审召的经验被推向了全国,乌审召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为当时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也成了全国牧业战线上的一面鲜明的旗帜。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提炼了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
1,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发展社会主义畜牧业大经济的伟大抱负;
2,有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革命风格;
3,有吃大苦、耐大劳和苦干实干的革命干劲;
4,有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坚持群众运动的群众路线;
5,有虚心学习、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牧区大寨精神的品牌资源
1966年6月,牧区大寨乌审召的典型刚刚树立起来,“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以后,乌审召公社重新开始认真的进行“改造沙漠、绿化家园”的典型再造,那就是草库伦。牧区大寨乌审召治理风沙、建没草原的经验,相继得到许多国际友人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赏,草库伦建设经验已被公认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治沙样板。
放牧草库伦:主要用来放牧,多设置在湖泊四周的下湿滩、退化滩地草场或巴拉尔草场(沙丘间低地),围圈封禁,进行建设和利用。
打草草库伦:主要设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的低湿滩地,丘间低地或耕翻种植过的下湿地,这种草库伦一般属于根茎禾草草场或牧草植株高大的草场,其特点是产草量髙,便于机械作业,便于管理和利用。
草林料结合式草库伦:一般多设置在地势平坦、水分土壤条件好、又不容易沙化的沙丘间低地上,土壤大多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栗土型沙质草旬土,植被由一些中生、旱中生植物所组成。地下水充足,水位较高,种植饲草饲料和植树造林都容易成活。
乔灌草结合式治沙草库伦:是将大面积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围圈起来,在库伦内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是把治沙和草原建设结合起来的一种草库伦。通过乔灌草结合,以林育草,固定流沙,向沙漠要草要树,建设新型的人工草场。
1976年7月16日——至8月20日,国家农林部在乌审旗及镶黄旗召开全国牧区草库伦建设现场会议,推广两旗围旗草库伦的经验。1977年“世界沙漠化大会”召开,中国代表团派出以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专家黄兆华先生(中国草原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为组长,报送《治理风沙,建设草原——内蒙古自治区乌审召公社治沙经验总结》。会后,联合国组织16个国家的专家和官员曾来乌审召考察学习。
三 、牧区大寨精神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表明国家对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巨大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要求,这是在观念上、认识上、工作部署上的重要创新。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要求,突出强调了“融合”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思路。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在解决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要实现全面现代化。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牧区以乌审召嘎查、布日都嘎查为例,就是依托典型品牌意义,提升生态教育的品级,从而推动牧区价值系数升级,也可以考虑健康产业的谋划。“健康中国”也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务。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年)》,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建设健康中国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工程,涉及体育、环保、教育、养老等诸多领域,绝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而是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
现如今,距离1965年乌审召被党中央命名为牧区大寨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乌审召儿女,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乌审的壮美诗篇。多年来乌审召人民始终秉承发扬牧区大寨的精神,改造沙漠、建设草原。当前,乌审召镇现有草场总面积22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4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5.73万亩,林地面积143万亩(其中,林地94万亩,宜林地49万亩),全镇生态治理总规模已达到181万亩,植被覆盖度达74%,森林覆盖率33.29%……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荣获“全国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地”和“全国绿色名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鄂尔多斯,2017年,乌审旗神水台村获评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从2014年到2019年,鄂尔多斯市共有4家,其中伊旗3家获此殊荣。2019年,乌审旗巴图湾村获评文化旅游部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320家,内蒙古3家,其中鄂尔多斯1家,就是巴图湾,以上都是以生态振兴为抓手的。
还有正在兴起的河湖生态治理,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像毛乌素沙地的绿化现状来看,未来积极实施层状冷云催化增雨,来提高区域降雨量,是可行的。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尊重规律,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地处乌审旗的无定河是黄河一级支流,纳林河、海流图河是二级支流,白河是三级支流,就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作贡献。
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嘱托和期望,其一“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其二,“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0年5月22日下午,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分层战略。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近三年来,中共乌审旗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从提出政治站位,保持生态优先战略定力,加强系统治理,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担当落实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目标,可以讲,乌审旗从过去到现在,推动绿色发展依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