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的民族工作

发布时间:2023-10-14 09:23 阅读数:22

1936年3月,毛泽东亲自致信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保安司令章文轩,表示友好之意,请他派人协商具体合作事宜。5月,红军开始西征的同时,毛泽东致信乌审旗官员孟克乌力吉,表示愿与蒙古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决反对日本侵略内蒙古及国民党的欺凌压迫;希望将长城沿边各地如宁条梁等地划为通商地区,增进商业的发展;愿与蒙古族联合一起,缓急相助,共同打倒公敌。毛泽东的信重申了党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基本主张,为开展乌审旗党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1936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成立了中央巡视团,贾拓夫任团长,负责民族工商业工作的毛齐华任副团长,团员将近20人,包括党、团、民族、农工、青年、妇女、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代表。中共中央指示贾拓夫,中央巡视团视察伊克昭盟的宗旨是检查新区工作,落实工商业政策,实行土改和建立政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实际行动向新区人民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中共蒙古工委成立以后,以三边地区为基地,继续向北开展蒙古族工作。

1936年5月,红军西征解放陕西定边县、宁夏盐池县及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南部的宁条梁后,陕北革命根据地与伊克昭盟成了毗邻地区中共中央格外注意执行好民族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给彭德怀写信,指示他们与鄂托克旗保安司令章文轩的代表进行谈判,要求与鄂托克旗建立友好通商关系。6 月底,中央巡视团从延安出发,经保安抵达吴起镇得到李富春、萧劲光、蔡畅等人的进一步指导。 中央巡视团到达定边盐池等新区后,立即与西征红军政治部和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一起开展工作,除了在乡村宣传党的政策、解放民众思想、土改除霸以及开展党、团、农、工、青、妇各项工作外,把少数民族工作放在特别重要地位,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伊克昭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