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国贤

发布时间:2023-03-10 00:50 阅读数:37

奇国贤,蒙名道布庆道尔吉,男,汉族,1910年出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利格圐圙。曾任乌审旗笔贴式(文书)、保安队副官、西官府副协理和协理等职。上世纪20年代中期受“独贵龙”运动影响,同情与支持革命。1936年,他与张爱萍、曹动之、田万生等中共党员结为盟兄弟,立誓革命。

1936年8月,中共乌审旗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为了在乌审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乌审东西上下一心,拥护王爷领导抗战”的口号。同时,在蒙古族各阶层中宣传抗战形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内蒙古、分裂中国的罪恶阴谋。奇国贤衷心拥护党的政策,协助工委开展宣传联络工作。他向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旗保安团军官奇金山、王悦丰、那素滴勒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争取他们投身抗日和民族解放事业。他还十分注意在贫苦牧民中宣传抗日,介绍根据地人民的新生活,鼓动他们为谋求自身解放而斗争。在他的启发下,很多青年牧民投身革命。他还积极开展上层统战工作,设法促使王爷与工委建立了联系,为工委在乌审旗境内的活动创造了条件。经过努力,乌审旗地区“团结一致,支援抗战”的呼声很高,并成立了蒙汉抗敌后援会。

1938年,奇国贤奉王爷差遣,就接收巴图湾一事赴延安洽商。巴图湾位于乌审旗西部,早年,被乌审旗王爷抵押给一个商人,后又转卖于军阀井岳秀。红军解放巴图湾后,为了体现党的政策,决定将它归还乌审旗。于是奇国贤在曹动之的陪同下,于7月17日赴延安。在延安期间,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了他,同他进行了亲切交谈。他还在曹动之的引导下,参观了解放区的部队、乡村、学校等。看到解放区为培养革命干部而兴办教育,他也产生了创办学校,为民族解放培养人才的愿望。此时,他已升任西官府协理,有了实现这一愿望的实力。于是,他开始筹集资金创办学校。1941年初,座落于西公商王爷府的这所学堂正式开学。他常常以校为家,与学生们住在一起,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将来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后来,在这里就学的学生有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时至今日,他们仍铭记着奇国贤的教诲。

奇国贤的革命活动,很早就成为国民党绥远蒙旗党部调查统计室的重点监视对象。1942年10月前往札萨克旗赴绥境蒙政会时,被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陈长捷扣捕。11月13日,于东胜就义,时年32岁。